“不管你在大学辩论也好,做什么别的也好,关键在于做一个适合你,而且是你喜欢的事情。然后,你需要的就是坚持。可能最后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这些经历将是你人生积淀里非常美好的东西。”他是冯未,一名执着于喜欢,钟情于梦想的大学生。
“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是他的座右铭,他谦逊却不失自信,善谈但别于詹言,他是资源与材料学院普通的一员,也是第三届中国辩论公开赛汉语辩论组冠军。5日,我们在工学馆809教室对冯未进行了一次专访,了解他与辩论之间的二三事。
他不是科班出身,大学前也没有及受过严格的辩论训练。“刚上大学时,也不知道辩论是否适合自己,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加了学院的新生杯辩论赛,但后来一场场辩论赛打下去,发现自己慢慢喜欢上了辩论。”正是这份喜欢让他的大学时代刻下了辩论的烙印,也伴随他一步步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去年(2012年)参加第三届中国公开赛的时候正好赶上自己肠胃不适,在火车上呆了近三天。”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冯未仍记忆犹新,看着伙伴们好吃好喝,冯未自嘲式的安慰自己“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次可不能对不起自己这一路来的辛苦。”也许,上帝总是爱和人开玩笑,小组辩论第一场,冯未和队友便排在了最后一位。“当时的辩题是《中国应该禁止使用活熊取胆汁制作药品》,而我们抽到的是反方,这无疑对我们不利。”不甘心的冯未和队友冷静分析,巧妙地将问题摆到人与动物冲突的背景上,并以“以人为本”为论据,从而抓住了比赛的主动权。
辩论是一个团队的事情,从准备辩论到辩论场,冯未都要和队友做充足的准备,说到辩论中的收获。“我想应该是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吧!”冯未若有所思地说道,“深厚的积累与开阔的眼界也是辩论带给我的不可多得的收获。”
夺得第三届中国辩论公开赛冠军后,应国际辩论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Debate Education Association简称IDEA)的邀请,冯未去到美国参观学习。“看了看异国风情,对美国的文化有了一些了解”谈到去美国的收获他笑着说道,“也给当地的友好人士讲解了很多关于咱们国家的发展现状。”
如今,冯未已经和中铁置业公司签订了合约,将要开始自己下一段征程,他始终坚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当你年轻的时候不要急着奔跑,积硅步而至千里,年轻没有失败。冯未觉得能够在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习和生活,是一种幸运,在这里,他收获了事业与爱情。这一切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坚持你喜欢的,坚持你选择的,努力、拼搏,一切都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