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冠军的背后,青春的奋斗

2012年06月19日 11:44  点击:[]

国际辩论赛的冠军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们又是怎样一路走来获得如此大的成功?本期访谈录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我院优秀学子80901班冯未,他与30908班戈妍组成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代表队一举夺得第三届IDEA中国公开辩论赛汉语辩论组冠军,为我校和我院在国际性比赛中争得荣誉。我们这次的独家专访,将为同学们解开这些谜团。

我们本期的采访主题是:“冠军的背后,青春的奋斗”。

采访者:资源与材料学院新闻部干事伍林鑫。

新闻部采访者(以下简称“新”):晚上好,冯未学长。首先,恭喜你在这样重要的国际性比赛中获此殊荣,为我校赢得荣誉。请学长为我们简单的谈谈第三届IDEA中国公开辩论赛的基本情况吧。

冯未学长(以下简称“冯”):中国辩论公开赛的前身为IDEA-XJTU英国议会制辩论赛,于2008年首次举办,2010年更名为中国辩论公开赛。该项赛事由IDEA(国际辩论教育协会)主办,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辩论活动,促进辩手之间的交流。本届中国辩论公开赛由国际辩论教育协会和上海财经大学共同主办,吸引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内地知名大学以及中国港澳地区、美国、韩国等地87所高校的144支英文辩论队、88支中文辩论队、20支英语模拟法庭队约400名学生参赛。比赛沿用英国议会制辩论赛制,分为汉语普通话辩论、英语辩论和英语模拟法庭3个组别。

新:当初为什么会想到要参加这个比赛呢?

冯:这是学校历来的传统,我这几年每年都会去参加类似的辩论赛。

新:既然在这次辩论赛中有汉语普通话辩论、英语辩论和英语模拟法庭3个组别,又为什么会选择汉语普通话辩论组?

冯:因为我是所学专业属于工科类,相对于那些英语专业的同学来说,如果我参加英语方面的辩论赛的话没有太大优势。而且老师也建议我选择汉语普通话辩论组。

新:我们知道这次比赛规定两人一组,在队友的选择上当初又是怎样考虑的呢?

冯:队友是老师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相互的优缺点等进行综合考虑而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合,争取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我的队友戈妍是一个很优秀辩论选手,她曾经就与人合作获得第二届中国辩论公开赛二等奖,而她自己也获得了第二届中国辩论公开赛“最佳辩手”的称号。能和她合作我感到很愉快,比赛中我们的水平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新:这个确实,看来我们的老师为了帮助同学们能够获得冠军,真是用心良苦。我们在我校《分校快讯》上找到了一些关于学长曾经在辩论赛上的获奖信息。曾获原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第四届“兴材杯”辩论赛“最佳人气奖”,且所在的80901班代表队也获得了比赛的冠军。去年的12月18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落幕的第六届IDEA—BFSU国际辩论赛中学长也喜获佳绩,与40908班徐经楠组成的代表队荣获中文辩论组二等奖。请学长为大家谈谈这些比赛对学长这次比赛夺冠所起的作用吧。

冯:以前参加的比赛都是很好的锻炼,收获也很多。让自己思考问题的速度变得快了,想法也变多了。特别是在临场应变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以很好的心理素质去参加辩论。参加各类国内外大型辩论赛,让自己在备战中水平得以提高,在比赛中有所收获。正是依靠积累下来的这些丰富的实战经验,当然还有老师的帮助,让我们在这次比赛中不负众望,夺得冠军。当然了,这次比赛可以说也是比较幸运的。

新:参加这样一个国际性比赛需要许多艰辛的努力和大量的准备,请问学长都做了哪些准备?

冯:其实,我也没有做很特别的准备。关键是兴趣。我平时就对辩论比较感兴趣,经常关心这方面的事情。经常到图书馆借阅相关的书籍,然后进行认真地学习。同时喜欢关注时事新闻和评论,这可以让我的辩论更富有意义,而不只是耍耍嘴皮子。我还与那些优秀的辩论选手进行沟通,取长补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充实自己,同时我们也得到了老师悉心的指导和帮助。这些对我后来在辩论水平上的提高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新:在准备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问题?特别是学长已经大三了,课程繁重,比赛和学习都需要大量时间,学长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冯:其实,只要能合理安排时间,学习和比赛是不会发生太大的冲突。我参加辩论赛是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利用课外的时间完成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收获到更多课本之外的东西,对学习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帮助。课余时间少干点别的事情,专心去做你想做的事,就会取得一定的进步。

新:《分校快讯》发布了一则关于我校学子本次比赛的获奖新闻——《我校学生在第三届中国辩论公开赛中夺得全国冠军》,关于学长的代表队是这样写的:“在汉语普通话辩论赛中,戈妍、冯未攻守得当、据理力争,经5轮循环赛、2轮淘汰赛的激烈角逐,先后战胜了来自复旦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代表队闯入决赛,并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敏捷的应变能力一举摘得桂冠。”这次比赛可谓高手如云,我想你们在比赛过程中也一定遇到了很多困难吧,而在比赛短暂的过程中你们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冯:我们初赛晋级的时候比较危险,属于比较靠后的排名。好在后面的辩题大都是关于形势与政策性质的,比较熟悉和顺手,加上我和我的队友默契的配合,让我们在辩论赛现场保持了比较好的状态。所以,就像前面说的那样,运气也是很重要的部分。

新:我在新浪上看到一则新闻《87所名校参加公开辩论赛》文中提到:“比赛分为英语辩论赛、汉语辩论赛和模拟法庭三个小组赛,参赛的大学生中三分之二为英语辩论赛选手,每组获得冠军的两名队员均有机会去美国参观学习,其行程费用由IDEA承担。”这就意味着学长将有机会去美国进行学习交流,那请问一下学长对接下来的这次行程有什么安排呢?

冯:去美国大概是在明年春天的时候,到时校方会具体通知我们。我希望能感受一下异国风情,结识更多的朋友,开拓一下眼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新:我们知道国际辩论教育协会一直致力于将中国辩论公开赛打造成中国最高级别的辩论赛事之一,这种比赛含金量可想而知。那学长觉得在这样的比赛中获得冠军,对学长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什么意义吗?

冯:在比赛中收获很多,也结识了很多有识之士,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都有提升。我想这些能力无论是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还是就业工作,都是一种很好的优势。总的来说,对我个人而言,这是一次很精彩的经历。

新:学长接下来有什么安排,如果还有类似的辩论赛,还会不会再参加?

冯:应该不会了,我希望能把机会更多的让给低年级的同学吧。也希望我们学校和我们学院,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辩论人才。

新:现在我们许多同学都想参加辩论赛,希望能向学长一样获得优异的成绩。学长对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们,特别是处在大一迷茫时期的新生们有什么建议吗?

冯:对于学习,活动,学生工作,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一定要坚持到底,坚持住终究会完成自己的目标。同时要利用好大学的时间拓宽自己的视野,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发散自己的思维,这样的话,触类旁通的同时也能够从多个角度审视、观察这个世界从而获得更多的灵感。

新:最后,请学长对这次比赛做个小小的总结,谈谈关于对这次比赛的一些感悟吧。

冯:这次比赛可以说是我大学中重要的一笔,也是自己在大学里一种美好的记忆。大学期间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留下美好的回忆,就足够了。

新:感谢冯未学长百忙之中与我们新闻论写部进行这次访谈录,我们衷心地祝福学长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再会。

上一条:我院举办“青春四载,难舍东秦”大四毕业晚会  下一条:我校顺利举办“爱,在路上”——暴走妈妈陈玉蓉东秦访谈会